English

胡点乱校愧对大师

1999-06-23 来源:中华读书报 □谷羽 我有话说

日前购得前中央大学教授、词曲大师吴梅先生(1884-1939)所著《词学通论》校订本,大喜过望。此书被列入“二十世纪国学丛书”,由上海王元化教授任学术顾问,杨扬校订。然而读不到一半就大失所望,连呼上当,后悔莫及。全书11万字,正文184页,仅标点错误就不下五百处之多,别字也复不少,有的地方错得全没道理。试举例条述如次。

词牌词律不通。点校词曲大师的专著,如不熟悉词牌词集,不懂得词韵词律,必然谬误叠出。《摘得新》、《曲游春》、《惜红衣》、《少年游》均为词牌名,而点校者懵然不知,错点为“录摘《得新》一首”(52页)、“录曲《游春》一首”(104页)、“惜红衣为无射宫”(37页)、“以少年游咏草为最工切超脱”(66页),或将词牌截头,或不知其为词牌名而未加篇名号。有的并非词牌,不过是该词的首句,只能加引号,如52页的“千里故乡”、“秦楼东风里”,55页的“一重山”、“花明月暗”,都误作词牌而加上篇名号。第一页《握兰》、《金荃》是两部词集名,应加上书名号却未加。连引号、顿号也没有。97页抄录南宋张孝祥《念奴娇》(洞庭青草)一词后指出:“此作绝妙好词。冠诸简端,其气象固是豪雄,惟用韵不甚合耳。”文中“绝妙好词”乃宋末周密所编的词集,而不是吴梅先生的评语,应加书名号,删去句号。点校者不谙词集,不知书名,歪曲著作者的原意,标点也自然弄错了。112页竟将金代元好问所编《中州乐府》妄断为《中州乐》府,令人啼笑皆非。由于不懂词韵,89页“亦有寒删间杂覃监者”句中的“盐”误作“监”,175页末行“水云词固清商变征之声”句中的“徵”误作“征”。更由于不懂词律,点校者竟将人们熟知的《满江红》词句误断为“风月不须愁,变换江山,到处堪歌舞”(160页)。这里其实是两个对偶句,即“风月不须愁变换,江山到处堪歌舞”。又如81页毛滂《临江仙》词竟被乱点成:“闻道长安灯夜好,雕轮宝马如云。蓬莱清浅对斛棱,(此处押韵,应改句号)玉皇开碧落。(此处不押韵,应改逗号)银界失黄昏,(此处押韵,应改句号,还应空两格,以区分上、下片)谁见江南憔悴客。(此处不押韵,应改逗号)端忧懒步芳尘,(此处押韵,应改句号)小屏风畔冷香凝。酒浓春入梦,窗破月寻人。”一首小令,十处标点,错了五处,上、下片也未分,悍然置词律于不顾。

文学常识贫乏。第一章绪论中有“自是以后,香山梦得仲初幼公之伦,竞相藻饰”语。白居易号香山居士,刘禹锡字梦得,王建字仲初,戴叔伦字幼公,以上四位中唐著名诗人,应分别用顿号隔开,不能一竿子通下去。46页更有“陈思、王植作《革卑舞新歌》五章,谓古曲谬误至多”一语,竟把陈思王(曹)植一人断为“陈思、王植”二人。曹植封于陈,谥号为“思”,后代文人多称他为陈思王、陈王或陈思,点校者不懂这个常识,所以闹出笑话。

读解能力低下。吴梅先生《词学通论》用的是浅近文言,并不深奥,又有三十年代初版本可供参考,点校难度不大。但全书点校错误甚多,不胜枚举。如16页有“至戈载《词林正韵》,出作者始有所依据”语,“出”之前的逗号应移到“出”之后,否则根本不通。又如第2页:“汤临川《还魂》云:‘他还有念老夫诗句?男儿,俺则有学母氏画眉娇女,又没乱里春情难遣,蓦忽地怀人幽怨。’”断句标点应为:“汤临川《还魂》云:‘他还有念老夫诗句男儿,俺则有学母氏画眉娇女。’又:‘没乱里春情难遣,蓦忽地怀人幽怨。’”即使未读过汤显祖名著《牡丹亭》,凭语感也可读通,因两相对仗的意味十分明显。点校者竟于此毫无知觉,又不肯切实查对原著,故出此差错。

111页录金代密国公子瑜《沁园春》词,按理人们对此调并不陌生,而点校者将此词乱点一通,兹照录于下:

壮岁耽书,黄卷青灯,留连寸阴。到中年赢得(此处应加逗号)清贫,(此处不应加逗号)更甚(此处应加分号)苍颜明镜?(此处问号应改逗号)白发轻簪,(逗号应改句号)衲被蒙头,草鞋着脚。(此处不押韵,应改逗号)风雨萧萧秋意深,(此处押韵,应改句号)凄凉否?瓶中匮粟,指下忘琴。一篇梁父高吟,看谷变陵迁古又今。便离骚经了,灵光赋就;行歌白雪,愈少知音。试问先生,如何即是?(问号应改逗号)布袖长垂不上襟,(此处押韵,应改句号)掀髯笑。(句号应改逗号)一杯有味,万事无心。

标点错误不下十处。往往押韵处当用句号反用逗号,不押韵处当用逗号反用句号。断句也有错。下片中《梁父》、《离骚》、《灵光》、《白雪》均为篇名,应加篇名号而未加。读解能力之低下,令人吃惊!

校订粗疏草率。书中别字、不规范简化字、异体字甚多。60页“芳草凄凄(应作萋萋)”,66页“草熏(此为“香”义,应作薰)风暖”,72页“妖冶如搅(应作揽)嫱施之?,163页“昧(应作味)隽意长”,176页“任排空樯舻(应作橹)自回旋”,80页“封候(应作侯)万里”,55页“雕兰玉砌”、57页“依兰凝望”、58页“夜兰还照深宫”,三个“兰”字均应作“阑”字。56页与57页之“苹叶”,68页之“采苹”,80页之“白苹”,“苹”字均应作“?”字。连点校者写的后记也出现错别字,将“妙谛”误作“妙蒂”(186页)。如此等等,不一而足。

此书胡点乱校,真正愧对了吴梅大师!买了《词学通论》校订本,初而喜,继而悔,最后只剩下满腔忧虑了。当今有不少文学博导、文学博士和中青年学者的国学根底相当浅薄,本书的点校者就是一个典型例子。传统文化日渐式微,谁来起衰振弊啊!盼望有一天能买到好的点校本,更希望全社会都来关注国学的振兴、传统文化的弘扬光大。

[值班总编推荐] 以劳动谱写时代华章

[值班总编推荐] 青年的朋友习近平

[值班总编推荐] 让青春在科技创新中焕发更加绚丽 ...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